
这是我的作品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种艺术百花齐放,很多传统的艺术即使在历史和动乱中被民众们以各种方式保留下来。自古以来,民间剪纸艺术一直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文化宝藏中的精华。
2006年9月8日,14国驻华使节兴致勃勃地来到榆林红石峡生态园参观陕北剪纸艺术展,观摩剪纸表演,被剪纸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深深感染,也被变形夸张,纤细秀美,剜空透亮,粗犷大方,浑厚古朴的丰富题材和艺术魅力所吸引,大家亲自动手品味着剪纸技艺的魅力,感慨万分,纷纷收藏。
剪纸在榆林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和纯朴俊秀的姑娘,常常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或刻刀,弯曲自然、运转灵活地在纸上镂空剪刻成花样,装点着自己的生活。剪纸也是榆林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而榆林丰富的民俗事象,则为剪纸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创作的广阔天地。榆林剪纸与本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榆林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榆林剪纸艺术遍及榆林市各地,剪纸能手数以千计,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佳县的的郭佩珍,靠一把剪刀成为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毕加索”。榆林的曹宏霞,敢于创新,她将传统窗花创编成巨幅轴花,提升了陕北剪纸的艺术品位,作品远赴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和地区,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她剪出的《水浒人物》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银奖。长12.1米,宽1.2米的《九边重镇老榆林》已申报吉尼斯世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