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网 logo

驻华使节关注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6-06-29 13:58:03
 驻华使节关注中国“文化遗产日”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由中国长城学会主办的驻华使节关注中国文化遗产日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在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举行。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里提到:“中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为了响应“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的 “文化遗产日”主题精神,为了让雄伟而壮丽的长城走向世界,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值此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隆重庆祝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中国长城学会邀请了部分国家的驻华大使及文化官员,到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来体验和感受伟大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来自埃及、阿根廷、赞比亚、阿富汗、伊拉克、苏丹、白俄罗斯、孟加拉、土耳其、厄瓜多尔、马达加斯加、科特迪瓦、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和文化官员,以及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耀会、副会长蔡德明等参加了活动。李鸿宾教授、黄崖关管理局侯志平局长等专家给各国驻华使节详细讲述了长城的保护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各国驻华使节也介绍了各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情况。与会代表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着自己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处遗产都积淀着自己国家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多年来,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致力于本国遗产的保护,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寻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大家纷纷表示,各国要共同努力、互通有无,把我们人类共有的世界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象征。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既有中华民族的个性,也具有全人类的共性。今天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物,已经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加强了解,增强友谊的纽带。中国长城学会希望通过长城这个纽带,不断加强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让长城来见证我们的友谊,让全世界人们都来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类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