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网 logo

紫荆关长城修缮遭遇三点质疑

2005-04-24 19:46:06

面对变了味的“紫荆关长城”,长城专家痛心地说:“应该能修得更好!”
 
紫荆关长城修缮遭遇三点质疑
原城墙有必要完全拆除吗?
是按照修缮方案施工的吗?
有必要整段修成虎皮墙吗?

  质疑缘起修缮砌出虎皮墙
  紫荆关长城位于河北省易县县城西北45公里处,现存关城为明代修葺。紫荆关是著名的长城关隘,和居庸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1993年,紫荆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紫荆关获得国家文物局与河北省文物局批准进行修复。修复工程于2002年开始动工,计划投资一千万元,分4期工程、5年完成。
  然而,2003年8月,一些长城志愿者前往紫荆关考察时惊奇地发现:在紫荆关北墙内侧,约40米长的砖包城墙被修成了由水泥和块石构成的虎皮墙。这段墙体与紫荆关原有墙体结构不符,与原有景观格格不入。
  为此,中国长城学会的专家提出质疑:新修的虎皮墙不是长城旧貌,紫荆关修旧如新,破坏了原有的历史信息。这样对待古城墙,与其说是维修,不如说是破坏。
  现场目击“修旧如新”界限清
  近日,记者和中国长城学会的专家探访了紫荆关。
  在现场记者看到,引发争议的水关一带的内墙已完成修复,包括水关在内的十来米长是砖墙,两边紧接着的就是用石头砌成的崭新的虎皮墙。虎皮墙所用的石头是一般山石。山石与原城墙墙砖是两种材料,界限非常显明,完全是两个世界、两种风格。
  紧邻水关一带的内墙边上有一堆树根,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原墙上拆下来的,原来的内城墙由乱石和砖垒成,上面长了不少树,从里面鼓胀出来,使城墙破损不堪。
  沿水关往马道方向走,是将要动工的三期工程。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段旧城墙。旧城墙由城砖和鹅卵石、毛石交错砌成,有些地方的间隙石土中还长有一些小草小树。
  家住长城边上的65岁的李瑞臣告诉记者,被修补好的城墙原先就类似记者看到的旧城墙的样子。据李瑞臣讲,紫荆关本来和真武山上的长城连绵一体,后来尽管有条大马路给断开了,但风格还是一致的,都是那种里面夹着杂砖、毛石的旧砖墙。
  三点质疑拆除旧墙最不解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面对如此的“修复”很痛心。他告诉记者,二十年来他曾6次到紫荆关,而今年7月12日陪同几位专家做的这次调查,是他心情最沉重的一次,心里很难受。董秘书长对紫荆关长城修复工程提出了三点质疑。
  原城墙必须拆除吗?修缮工程不能使文物存量减少,然而,紫荆关长城一期所修城墙,已将原墙完全拆掉。二期所修城墙,绝大部分原墙也都被拆除。小水门左侧一段砖砌城墙本来保存得还很好,没有拆除的理由,竟然也被拆除了。
  是按设计方案施工的吗?紫荆关工程的负责人说,修复工程是严格按照维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但从实际来看,施工与设计有很大出入,有的地方完全可以说是背离了设计要求,与设计者的想法是南辕北辙的。
  有必要整段修成虎皮墙吗?虽然旧的紫荆关长城有一小部分是石砌的“虎皮墙”,这并不意味着整段长城都要改修成“虎皮墙”,原来是什么样,就应该修成什么样。董秘书长对记者说,一期维修工程完成后,原来的砖和石料也看不到了,原来的“虎皮墙”是什么样的,已无从知道。但是,二期工程将一些砖砌墙改成石砌的“虎皮墙”,显然是不对的。
记者了解到,董秘书长的质疑代表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观点,而重点则集中在第一点,即“原城墙是否必须拆除?”
  易县文保所为求坚固只好拆
  对于质疑,易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张洪印对记者解释说,维修前的紫荆关外墙基本上是明代旧貌,内墙经过维修,但材料不一,也不坚固,进水后外鼓得非常厉害。刚开始施工时,部分墙是按维修方案施工,本来原有构件能不动的就不动,但是有些地方很难加固,再保留下去等于是给以后留下了隐患。张所长认为,国家投资修一次尽量把它修得坚固一些,所以就拆了重砌。
  记者在由中国文物研究所设计的紫荆关长城修复设计图上看到有这样的文字说明:“块石补砌原有虎皮墙面”、“清除墙上小树、杂草、用石块剔补修葺虎皮石墙面”、“城墙砖面所剩无几,多风化残缺严重,除局部剔补维修外须根据墙芯裸露范围,按原砖尺寸补充包砌完整;凡夹砌在条石墙和毛石墙中的砖墙,要如数保存好,因为它是更为早期的长城的遗存和见证,能展示的可在局部设法展示”。
  “补砌”与重砌的意思应有区别,对此,负责此次施工的河北省古建研究所主任刘清波说,勘察时专家说过原墙可以不拆,可维修时一看,里面都是散填的毛石和土,连灰都没有,没咬合着,前面鼓着的推不进去。这样的话,过个一二十年就可能坍塌,于是就拆了。
  它山之石
  设计专家现场指导才能修得更好
  “应该能修得更好。”清华大学文物古建筑研究所所长王贵祥先生认为,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必须保证原有文物的“原汁原味”。而有些地方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往往不按设计方案进行,而是延长施工,因为这样有利可图。
  王所长告诉记者,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安排专家在现场指导施工。国外的修复工作一般都是由专家在现场指挥施工。如此一来,设计者与操作者合二为一,就会减少类似的情况发生。

晨报记者 于祥明  (北京晨报网站)